澳门新葡萄官方网站

欲说还休话教研

发布时间:2008-07-16    来源:澳门新葡萄官方网站    字体 【】【】【

  教研,无论对老师还是对学校来说,都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了。可自然之中也有“不自然”。学校教研过程中的一些“不自然”现象被称为“教研流行病”,加上学校教研的种种难处,使大家的教研还没有进入一个健康高效的良性循环。学校教研怎样兴利除弊,革故鼎新?大家在长沙市的一些教研单位和学校进行了采访。
  学校教研“流行病”种种
  一曰“时装表演”。一堂公开课,老师准备了又准备,教案在大家的评说下已作了无数次修改,预演也进行了几次,在本班上过了,在同年级的其他班也上过了,然后,以近乎“完美”的姿态,推到了学区,又被推到了县、市,并终于拿到了一等奖。这样的课,对听课的老师来说,尤其对评委来说,真是热闹、精彩到了极点,完美得如同白璧无瑕。然而,对学生来说,则味同嚼蜡,因为他们已熟悉了这堂课的每一个细节,甚至老师在什么时候要提一个什么问题,他们都知道――他们已听过多次。这实在只能称之为“表演型”的课,而不能叫做教研课或公开课。听者找不出问题,观者谈不上学习和交流,除了有表演价值,再没有半点推广意义。
  二曰“跟风一族”。一些人不是真正地深入研究教改问题,而是什么新潮就搞什么,最喜作“惊人之论”,夸夸其谈,大而无当。“减负”来了谈“减负”,减时间,减作业,减压力,最好减得老师不进课堂,学生不要读书;“研究性学习”来了就搞“研究”,研究服饰,研究饮食,最好让学生去当研究员。“跟风”跟得快,也变得快。这不,“新课程改革”刚刚问世,就有人跟上去了。“教师与课改”、“课改与学生”、“课堂与课改”,一大批炫人眼目的课题纷纷出笼。难怪有老师说:“新课改又使一些人成了教研暴发户。”
  三曰“寻找捷径”。要说教研有什么捷径,大家都不会相信。但有个老师这样说:“教研要出成果,还真有捷径可走。记得1998年,上面下达了一个课题到大家学校,当时,很多老师说,大家也可以搞课题,不可能吧?校长把它交给我的时候,我还感到诚惶诚恐。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我制定了一个方案。但真正做起来,实在是力不从心。有次,去一所重点中学查资料,那校长对我说:‘收集资料?何必吃那苦头。验收前突击一下,至少三等奖。’我的课又重,资料又少,许多具体问题迫切需要专家的引导。知难而退,我做了一半放弃了。验收前三个月,上面打电话问我做得怎么样了,我说快了。草草写了一个总结交差。没想到还真得了奖,校长表扬了我。其实我何曾下过力,我哪里做得出来?”
  四曰“文字游戏”。说现在的教研不活跃,那是假话。长沙市开福区沙坪中学的王景老师说:“只要稍稍留心一下,这些年来教研的名目真不少,可有些玩的实在是文字游戏。有个什么教育炒得很热闹,可翻翻苏霍姆林斯基的《育人三部曲》,大师在几十年前就搞过了。大家是在拾大师的牙慧,顶多是学了大师的皮毛而已。”
  学校教研的难处
  从学校来说,教研确实有很多难处。首先,是教师素质参差不齐。教研能够促进教学,能够提高教师素质,能够提高教学质量,这是每一个校长都明白的道理。然而,真正搞起来,就觉得老师的素质是一个问题。好多老师都觉得搞教研心有余而力不足。长沙市三角塘小学的吴春花老师说:“打个不太恰当的比喻,搞教研的人好比武林中的寂寞高手,很孤独。在学校里,一些老师对教研漠不关心,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模样。孤独的高手寂寞久了,也会丧失热情。”
  其次,是培训不到位。开福区教研室教研员姜平说:“现在的培训,今天这批,明天那批,每所学校也仅一两个人,很零散,培训内容又不系统。这么单薄的力量实在难以起到带动和幅射作用。如今的课堂纷繁而复杂,有的老师还不能应对课堂和学生的变化。就靠几个学科带头人来搞教研,困难很大。再说,老师们搞教研,也离不开专家的引导。为什么不少老师对教研很冷淡,一个重要原因是,缺少成功的激励,搞了多年的教研,论文没发表过,更没得过什么奖励。所以,大家的培训不能浮在上面,要下到学校,进行具体引导。培训的方式也可以改变,可以搞校本培训,让受过培训的老师去培训其他老师,效果会更好。”
  第三,是缺少必要的合作和交流。不少学校,零散的自发的教研还是有的,但没有自觉意义上的教研。“自觉”的教研是系统的教研,讲究分工和合作,有过程,有结果。现在的问题是,老师之间、学科之间,根本谈不上真正的合作和交流。搞教研,分工合作非常重要。现在尤其讲究不同学科之间的合作。有一句俗话,外行看内行,看得真真切切。不同学科的思维方式不同,彼此合作,可以产生思想的火花,受到不同的启发,得到不同的收获。
  第四,是教学硬件的差距。现在,“一支粉笔一张嘴”的现象是没有了,但学校之间硬件的差距仍然存在。有位老师说;“现在搞教研,我有些害怕,因为我跟不上形势了。上科学课,要带学生看星星,学校没有望远镜,怎么看?1995年我代表长沙县参加市里的赛课还得了个第一名,现在我都没有胆量去了,人家都有了手提电脑,我还是当年的投影仪。”
  学校呼唤大众化的教研
  学校教研到底怎么搞?沙坪中学王景说:“形而上的作法,太空,还是要落实。不要动不动就搞课题,尤其不要校校搞课题,人人搞课题。一般老师听到课题,总觉得太深――深不见底,太高――高不可攀。即使要搞课题,也要着眼于解决实际问题,让课题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从课堂中来,到课堂中去。急功近利的作法尤其要杜绝。不要提一年见成效,两年见成效的说法。教研是科学,哪里能这么快见成效?”
  王景的教研成果很引人注目,他的教研论文在省内外多家刊物发表,他还去北京等地宣读过获奖论文。王景所在的沙坪中学位于城郊结合部,条件很简陋。在如此艰难的条件下取得了如此不平凡的成绩,王景的经验有两条。
  一是立足于小。王景说:“我喜欢搞微型教研,小打小敲的教研。我认为,对一个普通老师来说,上好一堂课,就是一次教研。通过教学积累经验,是最好的教研途径。我喜欢写教学日记,教学中的难点,教学中的失误,一一记录下来,这些都是教研的好素材。把这些问题解决了,就可以写一篇很好的教研论文。”
  二是做有心人,广泛收集、积累资料。报纸、杂志当然是很好的资料,看到有用的报纸就收起来,剪下来。看电视时,也带一个笔记本,边看边记,这些东西,也许今天用不上,但总有一天会用得上的。今年3月,新疆伽师地震,王景就做了非常详细的记录。
  当然还有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脚踏实地,不浮躁,浮躁是教研大敌。搞教研也是很枯燥的事情,要有坐冷板凳的勇气。
  王景走的是一条大众化的教研路子,这正是当今大多数学校和老师迫切呼唤的教研之路。
载自《湖南教育》
2003年第12期
辽公网安备21070202000013号    辽ICP备09012891号    版权所有:澳门新葡萄官方网站
XML 地图 | Sitemap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