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一场温暖的修行
魏莹,基础部学问基础教研室教师,毕业于渤海大学,教育硕士。2012年加入基础部,成为一名语文类公共课教师。这九年里,她每年有超过800课时的教学任务,也陪伴着2013级高考班的同学走进高等学府,陪伴着2014级汽修5班、2014级数码4班和2017级数码1码的同学走向工作岗位。无论是任课还是担任班主任她都相信:与每位同学相处都是一场温暖的修行,一场相互成全的修行。
在学生中,她有很多称呼:叫“莹姐”的,是熟悉的学生;叫“语文老师”是刚刚接触的学生;叫“XX班语文老师”是还没有相识的学生......无论叫什么,他们都是朋友。她是“树洞”,听学生诉说入学时想家、取得成绩的喜悦、失败的苦恼、就业的紧张、未来的迷茫、升学的选择......孩子们知道,无论什么时候她都陪在身旁。她是“智囊”,修改竞选讲稿、命名实训项目、讨论论文方向......甚至装修风格、婚礼策划都要跟她讲讲,孩子们知道,无论什么事情她都倾心相帮。她看着学生们走远,又像父母对孩子一样,提供着温暖的港湾。教育啊!不仅是谋生的手段,它更是丰富精彩的生活本身。
课堂上,她喜欢关注学生们的听课感受。她愿意将学生们关注的音乐、影视、小说、游戏融入到课程当中去,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们的听课意愿,也引导他们建立起积极向上的审美情趣。其实,那些能让学生们得到美的享受的东西,都是奇特而有效的教育力量。小说是天然的剧本,每位学生都是导演,他们从选角、表演形式、镜头运用......来表达文章主题,大家都能从课文中设想出属于自己理解的影视作品。散文是系列画展,每位学生都是画家,他们从光线、角度、布局......来表达文章中心,大家都能从课文中描绘出自己所想的场景图案。诗歌是留下的旋律,每位同学都是歌手,他们从断句、重音、选曲......来表达诗歌的内核,大家都能从诗歌中表达出自己心灵的情绪音符。
课堂下,她喜欢与学生们交流。她愿意听听学生们对生活、对现实的看法。她渴望了解他们,走进他们,帮助他们以端正的态度去面对未来和人生。因为,成人比成才更重要,成长比成功更难得。身边的学生是一群单纯的孩子,教育能做的除了用常识培养智慧,还需要用善良浇灌心灵,用爱心铸就灵魂。
她就这样用平常心,怀着静待花开的心态,引领学生遨游在学习的快乐中;守望着寂静的夜空,等待着太阳升起、清风拂过,学生们可以飞去更高更远的地方。
她的修行还在继续。路漫漫而修远,她必会“上下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