握手的礼仪握手的礼仪 握手作为当代世界上最为普遍的一种表达见面、告别、祝贺、安慰、鼓励等感情的礼节,始于何时,因于何故,现在已很难作出准确考察。大家只是知道,在原始时代,在人类才刚刚从动物界脱胎出来,还带有几分野蛮的时候,人们不仅在狩猎或战争中,而且在日常交往时,手上常常带有石块等“武器”,以防不测。在与人交往时,为了表达自己的友好,说明自己没带武器,于是将双手伸开并高举,这是最原始的见面礼。也可看作是握手礼的最早开端。后来,这种表达友好的方式发展成用手接触对方的胸部。据传,直到埃及金字塔时代,人们见面时才比较普遍地以两手相握为礼。据古希腊诗人荷马所言,是特罗亚人最早使用握手礼的。 握手礼在产生之后,曾被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许多繁琐的世俗和宗教礼仪所取代,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以对神灵的顶礼膜拜、迷信盲从作为人际交往的礼节。只是到了近代,握手礼才重新在世界各地普遍流行开来,把它作为相互致意、联络、沟通的一种手段。美国著名盲女作家海伦?凯勒曾以自己独特的感受描写自己与人握手的经验,她说:“我接触过的手,虽然无言,却极有表现性。有的人握手能拒人千里。……我握着冷冰冰的手指,就像和凛冽的北风握手一样。而有些人的手却充满阳光,他们握住你的手,使你感到温暖……。” 握手的具体样式是千差万别的。了解一些握手的典型样式,既有助于大家通过握手了解交际对方的性格、情感状况、待人接物的基本态度等等;也有助于大家在人际交往中根据不同的场合、不同的对象去自觉地应用各种具体的样式。 1.对等式握手。这是标准的握手样式。握手时两人伸出的手心都不约而同地向着对方,或者说是到了最后都不得不将手心向着对方。这样的握手多见于双方社会地位都不相上下时,由于双方都“试图”处于支配地位,通过“竞争”最后双方的手心在握住时不碍不都向着对方;也可能是一种单纯的、礼节性的表达友好的方式。 2.双握式握手。美国人称政客式握手。据说在历届美竞选总统时,几乎所有的竞选人都要以这种样式对上至亿万富翁,下至西部牛仔握手。其具体样式是;在用右手紧握对方右手的同时,再用左手加握对方的手背、前臂。上臂或肩部。使用这种握手样式的人是在表达一种热情真挚。诚实可靠,显示自己对对方的信赖和友谊。从手背开始,对对方的加握部位越高,其热情友好的程度显得也就越高。 3.支配式握手。也称“控制”式握手,用掌心向下或向左下的姿势握住对方的手。以这种样式握手的人想表达自己的优势、主动、傲慢或支配地位。这种人一般来说说话干净利落。办事果断、高度自信,凡事一经自己决定,就很难改变观点,作风不大民主,在交际双方社会地位差距较大时,社会地位较高的一方易采用这种方式与对方握手。 4、谦恭式握手。也叫“乞讨式”握手,顺从型握手。与支配式握手相对,用掌心向上或向左上的手势与对方握手。用这种样式握手的人往往性格软弱,处于被动、劣势地位,这种人可能处世比较民主、谦和、平易近人,对对方比较敬重、敬仰,甚至有几分畏惧。这种人往往易改变自己的看法,不固执,愿意受对方支配。 5.抠手心式握手。两手相握之后,不是很快松开,而是双手掌相互缓缓滑离,让手指在对方手心适当停留。握手本来就是身体感觉最敏感的部位相互接触,彼此都能通过握手获得一种快感。如果再让手指在手心轻轻滑过,无疑更会使对方热血沸腾、情绪高涨。因此、抠手心式握手一般只见于恋人、情人之间、或心有灵犀的好朋友之间。 6.拉臂式握手。将对方的手拉到自己的身边相握,且往往相握时间较长。这常常是社会地位较低者,特别是那些有较强自卑感的人在与社会地位较高者握手时采用的形式。这种人往往过分谦恭,在他人面前唯唯诺诺。轻视自我,缺乏主见与敢作敢为的精神。 7.捏手指式握手。不是两手的虎口相触对握,而是有意或无意地只捏住对方的几个手指或手指尖部。女性与男性握手时,为了表示自己的矜持与稳重,常采取这种样式。如果是同性别的人之间这样握手,就显得有几分冷淡与生疏。据说,英国女王与人握手时,为了不让对方完全握住她的手,她总是不把手完全伸出来,并把拇指明显地曲向下方。有不少官僚显贵人物,与人见面时,也总是伸出两三个指头一握了之,以显示他们地位的“尊贵”。 8.“死鱼”式握手。握手时伸出一只无任何力度、质感,不显示任何信息的手。给人的感觉就好象是握住一条三伏天腐烂的死鱼。这种人的特点如不是生性懦弱,就是对人冷漠无情,待人接物消极傲慢。假如你握到这样一双手,那你就一般不要指望手的主人会热情地为你办事。 在现代公关活动中,在一般的人际交往活动中,握手的机会的确很多。如见面时可能握手,道别时可能握手,祝贺时可能握手,感激时可能握手,鼓励时可能握手,慰问时可能握手等等。 握手应自然大方地在距受礼者约一步(75厘米左右)时,上身微微前倾,同时伸出右手。除年老体弱或残疾人以外,坐着握手是很失礼的。在一般情况下,应由主人。年长者。身份地位高者、女性先伸手;应注意的是,在社交场合无论谁先向大家伸手,即使他忽视了握手礼的先后顺序而已经伸出了手,都应看作是友好、问候的表示,应马上伸手相握;拒绝他人的握手是很不礼貌的。握手时不要用力过猛,尤其是当男性与女性握手时,用力一定要适度,而且往往只握一下妇女的手指部分,不可将手直插女性虎口处,更不要对女性采取双握式(俗称“三明治”式)握手。 在多人同时握手时,不要交叉握手。当自己伸手时发现别人已伸手,应主动收回,并说声“对不起”,待别人握完后再伸手相握。交叉握手在通常情况下是一种失礼行为。如果要是在丹麦人面前交叉握手,则会被看作是最无礼也最不吉利的事情。 握手时间的长短因人因地因情而异。初次见面时握手时间不宜太长,一般不要超过三秒钟。在多人相聚的社交场合,不宜只与某一个人长时间握手,以免引起他人误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