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道德模范提名奖郭明义基层巡讲事迹材料
发布时间:2010-12-20 来源:澳门新葡萄官方网站 字体 【小】【中】【大】
牢记党的宗旨 永葆奉献本色
为鞍钢实现“全面腾飞”目标多做贡献
齐矿生产技术室采场公路管理员
在此,我就自己的所思所想和今后的打算,作简要汇报。有不当之处,恳请大家批评谅解。
一、有怎样的人生追求,就会选择怎样的人生道路。成为一名党员是我毕生的光荣,我会一辈子按照党指引的道路走下去
在日常的工作、生活和社会活动中,经常会有同志问我:老郭,你这么做到底图什么?
我真的什么都不图,我认为这是我应该做的事,或者说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一名党员最基本的责任和义务。
《党章》清楚的要求:中国共产党党员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必须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己奉公,多做贡献。
讲诚信是对每个社会公民的基本要求,更应该是每名党员必须遵守的道德与行为准则。30年前,我经过艰苦的努力,终于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在党旗下宣誓时,我就履行了对党的庄重承诺。《党章》是对每一名党员的最基本的要求。我选择了跟党走的人生道路,就应该按照党的要求去实践对党的誓言。因此,我这样去做事,就像父母抚养子女、儿女孝敬老人一样,没有那么多复杂的动机和缘由,就是天经地义的事。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人生追求,为党的事业而奋斗,是我终身无怨无悔的选择。
也有许多同志问我,你没有看到党内有那么多消极腐败现象吗?我说,我看到了,也听到了,但那只是少数、个别的现象,不能因此就动摇了对党的信念。大家如果只看到消极的一面,就会使自己信仰空虚、意志薄弱,而在社会上,在大家的身边,有那么多优秀的党员干部、优秀的党员,他们的事迹和精神在时刻感染者我,激励着我,使我不敢有丝毫的放松、丝毫的懈怠。
也有的同志说我傻,可我自己并没有丝毫做傻事的感觉。因为,人各有志。我选择为社会、为企业、为他人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从而使自己被党组织所信任、被群众所信赖、被社会所需要,每天生活在有理想、有信念、有追求,讲诚信、讲奉献、讲团队的氛围中,大家一起去做一些高尚的事,我感到很充实、很快乐、很幸福。
二、接触不同的社会群体,就会有不同的人生思考。我为自己能为别人尽点力而感到欣慰,也时常因为力不从心而感到内疚
有的同志问我,你自己家中并不富裕,为什么要拿出那么多钱帮助特困学生和周边同志,而且坚持了这么长时间?
其实这个道理很简单,一是我下定决心,要为别人多做一些事情,而且从不愿放弃;二是因为我深入的接触到了那些需要帮助的群体。我相信,如果您深入其中,也会和我一样,时刻感到有一种强烈的责任感,不仅不会放弃,而且会越来越投入。
经常接触什么样的人群,就会不停的换位思考。如果经常接触富翁大款,必然就会感觉自己很贫穷;如果经常接触那些弱势群体,你就会不由自主的想帮助他们。因为,大家一点小小的爱心,对改善他们的生活和心态非常重要。我举几个例子,来说明一下。
1994年,当我参加希翼工程后才发现,原来有那么多孩子上不起学。看到希翼工程档案上孩子们那渴望读书的目光、那一张张稚嫩的面庞、那一段段记载家庭困难状况的令人触目惊心的文字,心中十分难过。就想尽最大力量多帮助几个孩子。大家可能不清楚,截止到今天,我市希翼办收到的困难孩子的申请,还有4千多名。同这么大的需求相比,我的100多个孩子,只是其中极小的一部分。而帮助一个孩子,每年只需要300元钱。
一次,我到学校看望杨斯雯时才了解到,虽然我资助了她学费,但她的生活还是太艰难了。她和奶奶当时在铁西三台子农村租房子住,由于交不起学校的午餐钱,她的奶奶只能每天中午骑很远的自行车来学校接她回家吃饭。到冬天下大雪时,祖孙两个不知要摔多少次。那时,她只有11岁,而她的奶奶已经快60岁了。看到如此艰难度日的一老一小,我怎能不热泪盈眶、慷慨解囊啊!
我身边的一名同志的孩子得了重病,每天为治病缺钱愁眉不展。了解情况后,我想,无论作为党员、还是工友,我都有责任帮他一把啊。
我和妻子都有稳定的工作稳定的收入,家中没有额外的负担。同那些困难的孩子、困难的职工的家庭相比,我觉得自己是富裕的。大家一家人在物质上没有更高的需求,习惯了过这种简单的生活。
但是,面对那么多需要帮助的人,我时常感到力不从心。
于是,我便向身边的同志先容这些情况。他们了解情况后,都毫不犹豫的参与进来。有好几位的同志的妻子没有正式工作、孩子也在上学,但也尽其所能的资助了一个孩子。他们令我非常感动,也更激发了我把这些事坚持做好的信心和动力。
三、对工作对社会有怎样的态度,就会有怎样的行动和付出。我始终觉得自己能回报的还是太少,必须尽心尽力、不留遗憾
我出生在一个千山区齐大山镇一个普通的矿工家庭。父亲是矿工,他胸怀坦荡、见义勇为、乐于助人,当过辽宁省劳模。因在一次抢险救灾中表现突出,作为英雄集体代表,在北京作过事迹报告,受到周总理的亲切接见。母亲也是邻里称赞的热心人。在这样的家庭中成长,从小对我最深的烙印就是要讲感恩、讲诚信、讲仁义、讲付出。
1977年我参军入伍时,部队中开展学雷锋活动正如火如荼,雷锋精神在我的思想中深深地扎下了根。在复员时,部队老首长语重心长的对我说,小郭啊,你在部队入党,又是全师的学雷锋标兵,到地方可不能丢了本色,给咱党和部队丢脸呐。27年过去了,这句话仿佛始终响在我的耳畔。
因此,在参加工作以后,我始终是以一个刚入党时的党员、一名永不退伍的战士的状态,以一颗感恩的心、一份真挚的情投入工作之中。因此,无论工作岗位怎样变化,我都认为那是组织的需要,作为一名党员必须无条件服从;无论工作中困难多大,我认为都要没有借口的实行到位,作为一名战士就要听从命令;无论需要付出多少心血和汗水,我认为对于一个报恩者来说都是应该做的,因为企业给了我太多的关心关爱。
经过家庭的熏陶、部队的锻炼、组织的教育、企业的培养,我养成了一个习惯、一种责任、一份悲天悯人的情怀。凡是看到对社会、对企业、对他人有意义的事情时,总会想到自己是一名党员。如果党员都不去做,谁会去做呢?群众会怎样看、怎样评价呢?
因此,我做事很固执,从不轻言放弃,怕给党员丢脸。
这样做,刚开始有时不被大家理解,甚至有人当面问我是不是精神不正常,是不是献血上瘾了停下来会很难受?现在,已经很少了,因为大家的社会责任感都越来越强了。
就拿无偿献血这件事来说吧。其实,一旦了解了它对社会的重要意义和相关科学常识后,很多同志都会参与。我今年已年过50,献了20年血,但我的身体非常好。最近一次的体检单上,我所有的指标全部正常,连一个提示都没有。捐献造血干细胞、捐献遗体和眼角膜同样如此,对社会、对挽救他人的生命有那么大的好处,自己又没有什么损失,为什么不坚持呢?
何况,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感到必须抓紧时间多做事,不给自己留遗憾。因为,无偿献血最高的年龄为55岁,我最多只能再献不到4年;距离退休,也不到8年了。积极主动、争分夺秒的为企业和社会多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是我最大的幸福和心愿。人只要有了积极正确的态度,有了高尚的精神追求,就一定会迸发出无穷力量,固执朝着远大的目标走下去。
四、各级组织的教育和帮助,使我更加明确了肩负的责任。我会始终牢记党的宗旨,永葆一名党员的先锋本色
此时此刻,我的心情很不平静。我之所以取得一点成绩,最重要的是您们教育引导、大力扶持、鼎力相助的结果。在座的许多领导都到我单位或家中去看望、慰问过我,或者参加过大家举办的活动,每次见面都问寒问暖,叮嘱我注意身体,照顾好生活,不要太辛苦、太清苦。对此,我会永远铭记在心,并用更努力的付出,来回报您们的关心关爱。特别是2009年12月30日,张晓刚总经理顶风冒雪亲自到家中慰问大家一家,是我倍感温暖和力量。
在工作27年多的时间里,我时刻都感受到齐矿这个大家庭的温暖,而且对我自己和我发起组织的各项社会公益活动都给予了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撑。
在此,我还要真诚的感谢来自矿业的志愿者们和一直支撑、帮助、鼓励我的同事们,他们每个人并发出的爱心、他们展现出的优秀品质、他们工作中忘我奉献的精神,给了我巨大的鼓舞和帮助,给了我无穷的力量和勇气。
领导们、同志们:走下讲台,我还是原来的我,真实的我,我深知,自己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在此,我庄重的承诺,我会化荣誉为动力,化职责为使命,更加积极地投入到为党的事业、为企业发展、为社会奉献的实践中去,永不放弃、永不退缩,以顽强拼搏的姿态,去创造更大的业绩,让爱心团队的旗帜,在沸腾的铁山、在百里钢城永远高高飘扬!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