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建党90周年“我爱澳门新葡萄官方网站”主题演讲比赛――安雪峰
发布时间:2011-07-01 来源:澳门新葡萄官方网站 字体 【小】【中】【大】
两代人三十年农经情
后勤党支部 安雪峰
尊重的各位领导、评委、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下午好!
我来自后勤支部,我演讲的题目是《两代人三十年农经情》。
三十年前我作为家属随父母来到了农经校,三十年后作为农经的职工站在这里和大家一起分享对农经校的爱。我感到十分自豪和高兴!三十年好像弹指间就过去了,我亲眼见证了农经校一步步发展、一步步壮大的历程。
还记得30年前随父母来到农经校,校址在现在的葫芦岛市高桥镇赵家沟。那时候职工家里都没有电视,只有学校里有一台电视,家属们看电视都要走很远的路到学校去看,办学条件和生活条件跟现在是没法比的。
86年学校迁到了现在的位置,那时真是百废待兴,确实是像很多老同志讲的,农经校就是扛着一块校牌从高桥来到锦州,那时候这个地方很荒凉,农经校是占用了老牧校的校址,建筑物就是几幢二层的小楼和几间平房。学生上课是在人家养过鸡的鸡舍里,办学和生活条件可想而知是多么艰苦。但是农经人没有嫌弃,更没有放弃。
我的父亲三十年前就像我现在这样的年纪,当时和其他农经人一起兢兢业业地做好本职工作,顽强地跟艰苦的办学条件作斗争,把一批又一批的学生培养成了国家的栋梁,农经校的发展离不开老一辈农经人的奉献,是他们扎实肯干的工作作风、吃苦耐劳的拼搏精神奠定了农经校发展的基础。
15年前,我毕业参加工作,有幸来到农经校,更亲身体会了农经精神。
那时候农经校初具规模,但是教师办公条件、学生学习生活条件也是很艰苦的,只有一座教学楼,就是现在的北教学楼。我是在后勤工作,后勤工作是辛苦的,在工作中不讲报酬,没有节假日,可以这么说,大家后勤职工和全校老师一样,把青春和汗水献给了农经校。大家和全校师生一起努力,积极响应学校“自己动手美化校园”的号召,把对学校的爱凝结在本职工作中,在工作中领导率先示范,形成了团结、务实的良好风气。为创造美好的环境,农经的校园里洒下了领导和教职工辛勤的汗水。
农经校的发展是有目共睹的,特别是李景华校长主持学校工作以来,农经校就像搭上了高速行驶的列车,飞速的发展,校容校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盖起了新教学楼、体育馆、修建了塑胶跑道,续建了办公楼,特别让大家自豪的是学校又在积极地筹建高职院。现在学校建起了许多高级的实验室,引进了许多先进的教学仪器。我很替同学们高兴,希翼同学们一定要珍惜现在这样好的学习环境,好好学习,以优异的成绩来报答学校和老师的培养。
父亲现在70多高龄了,每次提到农经校都很自豪,看到这几年农经校的变化也很高兴。学校对退休的职工也非常关心和照顾。每到过年过节,李景华校长都会亲自老同志家里去慰问,让老同志体会到学校的关心和照顾。学校也经常举办活动让老同志参加,在物质上和精神上关心着老同志。使老同志真正做到了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同志们也深深的爱着农经校。
我和我父亲两代人30年的工作和生活经历见证了农经校发展的历史。
我几年前因为孩子读书的原因搬到校外住,每次孩子回来看爷爷,来到学校,都会惊讶学校的变化。当她看到学校操场建成的时候,特别兴奋,非要我领着她在学校操场走几圈。说你们学校真好啊,建这么好的操场,有公园一样的环境。还说将来也要读大家农经校。我听了也感到欣慰,农经校的发展不仅得到职工的认可,也得到了家属和社会各方面的好评。
现在校领导给大家农经校又描绘了新的蓝图,我相信再过几年,不要15年,更不需要30年,在学校领导带领下,经过大家的努力,农经校会建设得更美好。让大家期待农经校美好的未来吧,到那时大家再相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