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新葡萄官方网站

《辽西商报》以“90名藏族学生来锦快乐求学”为题报道澳门新葡萄官方网站西藏班的故事

发布时间:2010-10-26    来源:澳门新葡萄官方网站    字体 【】【】【

      2010年10月12日,《辽西商报》B1版以“90名藏族学生来锦快乐求学”为题图文报道了澳门新葡萄官方网站西藏班的故事。原文如下:
    “我和学生们走了滨海路,爬了北普陀山,还参观了辽沈战役纪念馆……”西热多吉兴奋地讲起这个“十一”黄金周的收获,还神秘地告诉记者,他平生第一次吃了螃蟹。
    西热多吉今年28岁,是个阳光又纯朴的藏族小伙子。作为教育援藏的一部分,内地多个省(市)开设了西藏中职班。 9月4日,西热多吉带着90名藏族学生来到了锦州,来到了澳门新葡萄官方网站。在这里,他们将开展为期3年的中等职业教育学习,西热多吉也成了这所学校的副校长。
    “大家第一次离开圣洁的雪域故乡,来到渤海明珠锦州,带着繁荣西藏的光荣与梦想,伴着故乡亲人们的殷切希望,大家开始了人生新的启航……”在欢迎大会上,普布泽仁同学代表藏族新同学表达了心声。
    乘坐了三天两夜的火车,到了气候比西藏湿热很多的锦州,很多藏族同学都表现出了身体和心理多方面的不适应。不过,这种不适应迅速被浓浓的亲情和无微不至的关爱所驱散。
    李景华校长和老师们亲自到火车站把藏族新同学接到学校,装饰一新的宿舍里是汉族同学一张张欢迎的笑脸,床上是铺好的新被褥、挂好的新蚊帐,洗漱用品架上是摆放整齐的牙具、毛巾、香皂和脸盆,食堂里烹制好了具有西藏风味的可口饭菜。 “路上还打蔫呢,到学校就像换了个人,兴奋得不得了! ”西热多吉笑着说。
    畜牧兽医班班主任王坤新婚不久,为了方便照顾藏族新同学,他硬是搬到了学生宿舍,夜里盖被、清晨叫早、白天上课、一日三餐……王坤和藏族同学“长”在了一起。园林绿化班班主任辛子军在学校身兼数职,承担着繁重的教学科研和行政工作,不过在他看来,最重要的事情莫过于照顾好这些藏族同学,这一个多月,辛子军吃住在学校,一趟家都没回。
    学生管理科科长吴湘志向记者详细先容了西藏班的教学和活动安排。除了语文、数学、外语和计算机应用等基础学科外,学校还根据藏族学生的特点设置了一些课程,如美术、沟通技巧、应用文写作课等。为了安排好藏族同学的伙食,学校决定在国家补贴之外每年增加投入10万元,还专门制定了具有藏族风味的食谱。
    校长李景华说,孩子们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早餐必须保证有豆浆和鸡蛋,午餐和晚餐必须保证肉菜充足。李景华还有一个心愿,那就是让所有藏族同学都学会吃螃蟹,她要亲自买、亲自做、亲自教。
文/吴有民    记者赵晓明    摄影/记者王宏刚
辽公网安备21070202000013号    辽ICP备09012891号    版权所有:澳门新葡萄官方网站
XML 地图 | Sitemap 地图